王家闺绣通仙灵,飞针走线惊丹青。
渡江达磨更奇绝,五文细洒朱衣明。
芦花一枝带烟色,拳胡蹙蹙悬双睛。
睛光荧荧衣欲举,左看右看皆如生。
草堂忽堕彩云片,秋空突降西天僧。
飘足江心破江水,回首双峰夹骡尾。
生平好佛失真佛,咄哉梁王真饿鬼。
佛家变化不可测,一丝半缕皆灵宅。
陡觉神游葱岭天,依然影落嵩山壁。
王元方见寄家绣达磨作。明代。王叔承。 王家闺绣通仙灵,飞针走线惊丹青。渡江达磨更奇绝,五文细洒朱衣明。芦花一枝带烟色,拳胡蹙蹙悬双睛。睛光荧荧衣欲举,左看右看皆如生。草堂忽堕彩云片,秋空突降西天僧。飘足江心破江水,回首双峰夹骡尾。生平好佛失真佛,咄哉梁王真饿鬼。佛家变化不可测,一丝半缕皆灵宅。陡觉神游葱岭天,依然影落嵩山壁。
王叔承(1537—1601) 明诗人。初名光允,字叔承,晚更名灵岳,字子幻,自号昆仑承山人,吴江人。喜游学,纵游齐、鲁、燕、赵,又入闽赴楚。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,赋诗离去。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,嗜酒。春芳有所纂述,常醉卧弗应,久之乃请其归。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,对三王并封之议,遗书数千言规劝之,锡爵为此叹服不已。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。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,作汉宫曲数十阕,流传于禁中。著作有《潇湘编》、《吴越游集》、《宫词》、《壮游编》、《蟭螟寄杂录》、《后吴越编》、《荔子编》、《岳色编》、《芙蓉阁遗稿》等。 ...
王叔承。 王叔承(1537—1601) 明诗人。初名光允,字叔承,晚更名灵岳,字子幻,自号昆仑承山人,吴江人。喜游学,纵游齐、鲁、燕、赵,又入闽赴楚。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,赋诗离去。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,嗜酒。春芳有所纂述,常醉卧弗应,久之乃请其归。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,对三王并封之议,遗书数千言规劝之,锡爵为此叹服不已。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。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,作汉宫曲数十阕,流传于禁中。著作有《潇湘编》、《吴越游集》、《宫词》、《壮游编》、《蟭螟寄杂录》、《后吴越编》、《荔子编》、《岳色编》、《芙蓉阁遗稿》等。
秋怀二首。宋代。王炎。 镜中忽忽老侵寻,政坐文穷自陆沉。独对西风搔短发,欲谋小隐背初心。江湖鸿雁天将冷,篱落黄花秋又深。拄笏看山聊尔耳,懒弹绿绮索知音。
丁寓田家有赠。唐代。王维。 君心尚栖隐,久欲傍归路。在朝每为言,解印果成趣。晨鸡鸣邻里,群动从所务。农夫行饷田,闺妾起缝素。开轩御衣服,散帙理章句。时吟招隐诗,或制闲居赋。新晴望郊郭,日映桑榆暮。阴昼小苑城,微明渭川树。揆予宅闾井,幽赏何由屡。道存终不忘,迹异难相遇。此时惜离别,再来芳菲度。
颂古三十一首。宋代。释如本。 一波才动众波随,汩没尘寰几个知。突兀须弥横宇宙,纵横妙用更由谁。
鹊桥仙 七夕雨。明代。俞彦。 珠蕊初翻,银河乍满,风浪其间惯历。须信来宵忆此宵,总迢递、应强寥寂。无赖封姨,多情乌鹊,毕竟佳期还觅。别离岁岁一般情,又何用、常年悲戚。